September 3rd, 2008
Posted by Mr. 6
Published in Mr. 6 - 趨勢.創業.網路.生活



上次寫到4000字是陳士駿來台灣,這次再寫4000字則是因為Google正式推出新的瀏覽器「Chrome」,震憾業界。Google也厲害,其實在同一天也同步推出了Picasa人臉辨識功能,硬就是比Flickr出的其他的更上一層樓…而且有用,但,與Chrome比起來當然是不同的level的事件了。看到這位網路巨人的大動作,我也想從中試著拼湊出一些互聯網上明後年可能產生的形貌,在這邊記錄下來!


認識Chrome,大家都從這篇蠻複雜的漫畫開始。它開宗明義就說Google Chrome的特色目標就是更穩定、更快(它將原本Webkit下的JavaScript引擎再改寫,降低記憶體且不至在高度互動程式中變慢或掛掉)、更安全(自動更新惡意網站與網路惡意程式清單並保護瀏覽器),全部開放原始碼,還包括一個父母或情人最不喜歡的「完全匿蹤」(incognito)功能,上網幹什麼事再也沒人知道,就算有人來查勤也一關拍屁股走人了事……但,做瀏覽器畢竟是十年的功夫,Google Chrome仍然有些東西,似乎來不及做進去,譬如等頁面的時候沒有顯示目前已下載多少(雖然此BAR通常也是供參考而已),也沒辦法輕鬆整理「我的最愛」等等。


重要的是,為何Google推出Chrome?



下載了Chrome試用,會發現原本在瀏覽器最頭頂上的title欄直接換成瀏覽器中最重要的tab,整個畫面完全的拉大,也讓上面的tab(代表好多網頁)與下面的toolbar(代表好多桌面軟體)兩邊剛好形成「遙遙相望、相映成趣」的錯覺。當你一直開著瀏覽器以最大化的模式在玩,等於就宣示了Google已經站到微軟頭上成為自己的作業系統,也透露了Google的野心。但,從時間點來看,微軟的IE 8 beta 2剛於上周推出,Google表面上似乎想辦法讓「瀏覽器」這個重要的平台,不要被微軟「綁架」走,以「微軟」為頭號對手(如果它真有預設對手的話),但仔細一點會看到,若要這樣,不需要推出一個自己的瀏覽器啊。推出的話,無論是五年、十年來看,未免都太慢了,不如與Firefox的合作關係再更深一點?而且,尤其看看IE 6已推出七年至今仍有高達四分之一的使用者,有些使用者當初既然不會轉到FF,現在更沒理由轉到Chrome。 有趣的是,Google的最重度愛用者,與Firefox使用者很有可能是同一群,此地無銀三百兩,我覺得,Google Chrome的第一階段的「假想敵」,想當然爾是Firefox也!而,我狂想,它還很聰明的等到IE 8推出才「跟進」,讓輿論去與微軟IE 8擺在一起比較,以巧妙的避掉直接與FF 3比較的機會,也以免掀起「Google想偷偷霸佔網路開放氣氛」的質疑。


但,Google是個商業體,當然不可能永遠都將所有東西「免費」、「開放」,第一階段先讓FF的使用者也來使用Chrome後,接下來更有趣了,Google舉足之重,足以改變整個全球互聯網產業,這個角度來看,Chrome的推出,在明年後年已經不是在誰要打敗誰的問題。對創業家及關心網路趨勢的人來說,Chrome的推出,有以下七點可能帶來的影響:


一、Google將以「速度」一統天下:Google的產品特色向來是對於一秒鐘的延遲(latency)無法忍受,讓網頁快一秒鐘也都要放鞭炮慶祝,因此他們一直很努力在「雲端」將所有的硬體都修到他們眼中水準的程度,但在「地面」,也就是瀏覽器這端,一直碰不到。我們可以將Chrome視為這是Google再進一步加快它旗下所有APP速度的努力,或者更強烈的說,是Google試圖更「拉開」它與其他網站的差異。要知道,網站的速度會嚴重影響使用該網站的意願。介面不好用,用習慣也會變得愈來愈上手,但速度慢的,用了幾個月還是慢,兩個差不多的網站放在一起,速度快的永遠領先(除了怪怪真正強的Twitter外)。一年後,使用Chrome的這群人,或許會發現Google產品的速度已經快到沒有任何其他網站可以與之匹敵,更提升了一些人對於網站使用的「要求」,或許這個對速度的要求會苛到沒有任何一個網站做得到,Google旗下的所有「民生產品」通通都一飛沖天了。


二、介面被強迫簡化:為了抵抗第一點的發生,網站唯一與Google競爭的方式,除了砸錢買主機、調校軟硬體效能之外,可能只剩下將網站「簡化再簡化」,於是,所有目前網站必須面臨改站危機,牢牢的再被剝一層皮,完完全全的再簡化一層掉,考驗工程師、設計師。要把一個東西複雜很容易,要簡化反而難。Google在簡化介面的確有它的一套,不但在它的網站上展現它簡化的功夫,在Chrome也可看出它的用心,許多按鈕或控制項都是「一體多用」,譬如搜尋框以Google的OmniBox技術,很聰明,敲一敲就變成了Google搜尋;譬如「我的最愛」,只需顯示一點點,不像其他都一次拉好長,此頁是書籤或不是書籤所顯示的不一樣。據那篇Google漫畫認為,瀏覽器的功能,太多不好,太少也不好,所以他們要找到功能鍵中的「甜蜜點」(真少人聽到這樣用,甜到我心),以微軟的備受爭議的Office新介面來說,他們也是想找到甜蜜點,但講法似乎就不是這樣?但字體果然和IE與FF都還是有點不一樣,這是因為它用的是Safari的Webkit當來做rendering。當然有可能是我們寫得不好,但誰能真的跟得上現在這麼多瀏覽器的速度?當市面上從一個瀏覽器變兩個,設計師可號稱兩者支援為必要的;而從兩個變三個,三個都支援則變成競爭優勢;從三個變四個,又變得「能躲則躲」,從四個到五個的時候,只有阿呆才會真的完全去研究怎麼用,剩下的全部就縮在一個小小的範圍去改了,或許這也算是Google將全球網站簡化的第二步。


三、Email再度重翻:Gmail在Google Chrome上面跑,顯然是非常的快;我家的連線已經夠慢了,它竟然就像桌面軟體。你說,這有什麼意義?有!儘管社群網站頗有後來居上之勢,但email依然是目前網路上最普及的產品類別。Google的收益、打企業,或許不會想到email,但做到社群、合作(collaboration)這部份,它一定會以email為進入重點,Google Groups裡的email也扮演比其他傳統group網站還要的重要角色。事實上,大部份的使用者都有不止一個信箱帳號,我有兩個Gmail加公司的也用Google服務,所以我都是FF和IE各開一個,隨時用兩個不同的帳號登入,我想許多人是與我一樣的狀況,我現在常常開Firefox與IE,趁此可以開兩個帳號,我可預見的是,以後我會隨時開著Chrome,專門來收email,然後讓IE與FF可以來看其他網站。這是許多大廠所不樂見的。


四、Google有機會藉Chrome更近開發者:「Google OS」的野心是很明朗的,但很多人看「Google OS」,還得像一隻章魚四處擴張,搶下微軟自己開發作業系統,又想搶下手機廠商自開硬體等,其實或許不必這樣,這點,我覺得A VC講得已經相當貼近,就是Google的策略比較像是想「搶著複製IBM clone」,要知道為何1980年代個人電腦會興起,都要謝謝除了IBM本身就是一個完全可以複製並開放的系統外,最重要的是,微軟其實也夠開放的、聚集各路好手一起幫它開發應用軟體,接下來才有網際網路的這種「更開放」的事。現在已經開放、開放、開放,開放的東西太多了,Google已經發現,最關鍵的並不是去做一個好用的平台,而是反而去「最貼近開發者」。所以它的策略,從Google Apps到Android通通都是做大量的開發工具,而Chrome也只可被視為讓這些人「多一個選擇」,就算使用者不選Chrome,那也沒有關係,只要開發者選擇就好,開發者只要對他的使用者說:「這個超好玩的網站實在太多AJAX,抱歉,只有Google Chrome才跑得動!」所以,Google OS早就存在,而且這個OS已經是無以撼搖的市佔,它推Android,就有一群人會跟過去,現在推Chrome,促使大家以它為開發目標;下次推任何平台,都會跟著過去,這是它的OS。它走的正好是以前微軟暈倒所成功的路線。


五、「離線瀏覽」透過Chrome更廣為接受:Chrome對JavaScript最佳化,讓AJAX更多變,成為「互動式網站」的首選,這招可說是一邊賞拐子給Flash與微軟控制項,RIA可以讓網路和桌面結合呈現炫麗功能與畫面,但對網站來講最重要的還是「在地運算」(local computing)這件事,尤其是「離線功能」,早在兩年前寫的「不斷線的網站」我就渴望它了。Google Gears提供網站可以在local存取一個簡單的資料庫,並且在使用者桌面上加直接快捷鍵可在離線時亦可叫出。相較於Mozilla Lab的Prism,在Firefox 3竟然還不是標準,如TechCrunch所言,Gears在Google Chrome卻已經變成標準內建,也就是說一裝Chrome就有了Gears,也就是說使用MySpace、Zoho等網站就可以立刻使用它的離線功能,而關於Gears的設定也可以在進階選項的「網頁內容」欄位即可找得到,可以說終於把離線這檔事提得非常高!當然有人是拿它來加強網站速度,但我不認為只有如此。覺得這個要點是,對許多人來說,「下載」一個瀏覽器的「擴充套件」(plugin)這件事,從來沒有做過,我不能保證我的使用者全部都會下載套件。所以,我有一天,我可能在Mr.6加一個按鈕:「要上飛機了?可按此鈕則下載所有的Mr.6文章在飛機上慢慢看」。除了外加「祝你一路好眠!」(這是笑話),下面再加一句「請用Google Chrome」,下載程式或許比下載內建還簡單。也就是說,Chrome或許將變成所有想製作離線網站的開發商的「第一選擇」。


六、瀏覽器乍開所看到的「首頁之戰」:大家問,為何微軟的網站還會是全球最常上的網站,台灣有時也在問,為何Yahoo!奇摩很難以打敗,有時候,有一個不可抗拒的重要原因:因為,它們都被設成瀏覽器的首頁了。Chrome出來,大家想的也是這件事,Google已經靠搜尋引擎這檔事成為許多人的首頁,對於剩下的人則又施以「iGoogle」讓這個首頁更棒,那接下來Chrome假如有些人開始用,又可以做出什麼比iGoogle還又進一步的東西,促使Google產品變成大家的首頁呢?答案出來了:在「選項」裡的「起始時」區塊,看到有個選擇是「開啟下列網頁」,而且可以一個又一個的「新增」,最後,它就在首頁呈現好幾個網站的首頁圖象讓你點選。這招看起來不會「藏私」於Google,其實是在對Google好。我早就有一個問題,就是我不只想以Google搜尋當首頁,其實很想將Gmail、Calendar等等設成首頁,這樣的方式我可以不必開頁,它直接就在第一頁顯示了以上所有網頁的最新的截圖,我一點就看到我Gmail有沒有新信等等,這場「首頁之戰」,Google Chrome顯然隱隱的打得漂亮。


七、國際競爭:這點許多人沒發現,網路雖然飽受國界之苦,各國玩各國的,但全球的「重度使用者」卻是緊緊相連的;一有新東西,每個地方都會伸長脖子殷殷期盼,部落客也都會寫,互相引用支援,這次Google推Chrome,短短兩天,掀起全球重度使用者與部落客的大串連,以行銷的角度來看,可成為一個很棒的數位行銷案例,這就是網路品牌的「資訊力量」。麥當勞的品牌是連到胃,Google的品牌是連到大腦與手,它會透過鍵盤與滑鼠,馬上傳出去的;不只這樣,Google雖然在組織與開發上以「bottom-up」出名,但它的全球行銷卻是漂亮的「top-down」,台灣這邊的分公司也馬上就在第一時間要開記者會公佈,台灣的Google首頁也同步放上了「新!立即下載Google 瀏覽器(測試版)」(只是可能因為上得太急,「載」字好像使用了簡體字,呵呵)像這樣的「全球同步鋪點」的動作,將會愈來愈突顯Google的強。相較之下,記得在前陣子Yahoo!與微軟的紛爭中,Yahoo!拚命推新的產品與新的點子,但亞洲這邊毫無動靜,我認為,Yahoo!的總公司在全球就沒有這麼有由上到下的張力,或許是因為亞洲的分公司皆太強,自己的team也大,等於已經兵拆四處,不像Google這樣一口氣掀起全球的感染。當然,接下來Google是否能傳染超過重度使用者,到全部的使用者,依然是個問號。雖然它把握這麼多開發者,若台灣開發者不夠眾,又代表著什麼意義?Google又要如何幫開發者以同樣top-down的方式展到全球,這個,或許是我們可以繼續期待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hn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