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打從聽聞「消費券」此一政策開始,我就非常得不看好。但若要說有什麼高明的論述或獨到的見解,我是沒有的,有的只是一個平凡的腦袋所能理解的簡單邏輯而已。
1.在通貨緊縮時期,發行公債雖如緣木求魚,但發消費券卻是債留子孫。
2.一樣要「還富於民」,發公債的成效雖差,至少還左手進、右手出;發消費券如同沒錢就印鈔票一樣。
3.「分散」適合用在「嘗試」,如創作或研究,卻不該用在消費券上,因為分散火力將無法提供足夠的「動能」。
4.治亂世,用重「點」。將八百多億用在投資基礎教育、協助企業體質改善、修正不合時宜制度...等,都比發錢了事好。
5.其實有篇文章寫得很好,作者是石墨工房的傅瑞德:《我愛消費券》
全站熱搜